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助民过河 (第2/4页)
与族人们商议,这里虽然有大帅赈济,可是我们已经待了十天,总不能一直吃救济,所以再商量今后的出路。” 赵泰问道:“那你们商议出什么没?” 老汉摇了摇头,“回禀大帅,小老儿还没有商议出办法。” 赵泰沉声道:“本官很想将你们安置到邳州,为你们分配土地,帮你们尽快恢复生产,无奈十多万难民,本官也无力承担。不过你们放心,本官不会不管你们。你们都知道,宋朝那边富庶,而且对待难民的政策也好。若是你们前往宋朝,可以直接被收编为军,等于拿到了铁饭碗。另外,南宋那边还有婴儿局、慈幼庄、福田院、安老坊、安济院等机构,可以说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定能让你们渡过难关。” 赵泰侃侃而谈,给他们介绍南宋的政策,安利什么是慈幼庄、福田院、安老坊,把帐篷内的百姓听得一愣一愣,只觉南宋就是天堂。 宋朝的社会福利,确实是冠绝历代,也优于周边诸国,可以说是古代的发达国家。 当然这些福利制度,宋朝虽有规定,但以南宋现在的情况,其实许多规定都已经废弛,未必能够施行。 若是政策都能够落实,宋代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农民起义。 赵泰知道这点,不过他有意唆使难民前往南宋,所以不仅不提醒,还用稍微夸张的修辞,吹捧着南宋,仿佛只要难民过去,就能够过上好生活。 老汉和帐内的人,听了赵泰的话,都有些不敢相信,宋朝竟然这么好。 他们听赵泰的话,直觉自己在金国是牛马,可到了南宋,立时就会衣食无忧。 一时间,帐内众人议论纷纷,老汉不禁道:“相公,去南宋隔着淮河,我们过不去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