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家长子_第222章 逼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2章 逼婚 (第5/7页)



    这些都是内府的袁大姊说告诉妾身的。”

    说着歪起了螓首“奇怪,她为什么要着重仔细的和妾身说这个呢?”

    袁谭点点头,心道:青州民生凋敝,需要百姓休养生息,鼓励婚配之法是对的。

    但这只是表面手段,减免口赋和降低算赋才是核心关键。

    毕竟青州需要的是人口,而不是婚配。

    看来孔融蔡邕等人也不完全的是清谈文章啊。

    口赋和算赋,类似于人头税。

    口钱从3岁起征,直至14岁,每人每年交纳20钱,汉武帝时增加3钱,成为23钱。

    汉元帝又改为从7岁起征口钱,至20岁才开始征收“算赋”。

    青州从的是这一例,7岁起征口赋,到20岁开征算赋,不分男女,从20岁至56岁期间,每人每年必须纳一“算”钱,称“算赋”。

    一算是120钱。商人和奴婢要加倍交纳,每人年征两“算”。

    减免口赋,自然是鼓励百姓多多生育。

    实际上因口赋造成了陋习,世家出身的袁谭很是清楚。

    很多普通家庭因为养不起太多的孩子,便选择将幼小的孩童卖于世家大族。

    甚至有更加穷困道德低下的,孩童甫一出生便被杀死抛弃......

    这已经不是陋习可以搪塞的了。

    减免口赋,则可以彻底改变这一陋习。

    因为普通百姓的子女,四五岁便可以帮忙做事,七八岁就是不小的助力。

    上了十岁,几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