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_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49节 (第5/7页)

“咱们京城里头啊,都唯樊家酒坊是瞻,樊掌柜愿意听大人的,咱们也愿意。”

    生意人嘛,消息最是灵通。

    从这几家酒坊出来,张永昌呵呵笑着,好多天了,时刻紧绷着的心总算暂时能放松一下:“昨天夜里樊掌柜挨家挨户说了这事儿吧?”

    段凤洲说道:“一定碰过头了,不然他们的风向不会转的这么快。”

    卫景平心道:这樊一还挺会办事的。

    没等他示意就提前把事儿给办了,这好卖得他舒坦,聪明人。

    聪明人就是好,跟他们打交道真省心,他想。

    七月二十八日,秋风吹淡了残暑,新秋雁来。

    朝廷在京城颁布榷酒曲令,以樊家酒坊为首的酒坊,每月皆需到宫中内酒坊领配额的酒曲,按照酒曲数酿酒,如需增减要提前申报,不能擅作主张。

    诏令颁发下去的三天之后,也就是八月一日,光京城榷酒曲这一项,户部当日就进账了两万多两的银子,奏折报上去,云骁帝忍不住心头的喜悦,特地传召卫景平和张、段二人去御书房说话:“三位爱卿办事顺利,朕高兴啊。”

    他算着,月初初一日进两万多两银子,后面各大小酒坊陆续去内酒坊配额酒曲,一个月下来不就有二三十万两的银子进来,以京城为例,要是推广到各府、州、县呢,这一年还不得给府库增添上百万两银子的收入啊,这太可喜了。

    是他登基以来的头等大喜事。

    云骁帝越看越喜欢卫景平这少年,随口问道:“卫爱卿娶妻了吗?”

    要是没有,他的长女春卉公主今年十五岁了,到了婚配的年纪,像卫景平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