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42节 (第3/7页)
个喜讯,可是……卫长海咽了个唾沫,担忧地问:“被罢官了?” “我也不知,”卫景平顿了顿:“来不及打听了。” 只知前任户部主事名叫周辽,余下一概不清楚。 卫长海说道:“爹陪你一道去。” 他虽然没押运过粮草, 但他看见过战事一起粮草的转运啊, 总比卫景平有些经验。 卫景平:“儿子没用, 让爹cao劳了。” 论经验,老卫比他这个赶鸭子上架的新手稳妥多了。 卫长海大手一摆:“老子再不找点事儿干干,闲出鸟儿来了。” 卫景平:“谢谢爹。” 得知他领了户部主事,还在等待朝考的同年一大早拥进卫家来道贺,生怕来迟了在卫景平面前刷不了脸,混不熟。 还有人觉得卫景平一下子领了户部主事的差,这可是六品的实官,肥缺,比起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一些学问的差事,这可是正六品的实官,六部的肥缺啊。 而他们,朝考之后有幸分到翰林院当庶吉士的,编史修书、学习公文之余,只能观摩学习六部等衙门如何运作,当满三年庶吉士之后,还要被派往全国各地“督政”,“督政”回到翰林院再熬一熬,闲得蛋疼几年后才能参与吏部的考察、推荐,运气好的,才可在头一次的考察中被推荐为乡、会试的考官……或者外放地方知州,这时才算坐上了实官的椅子,光这一过程都要三五年甚至数十年,至于进京官至六部,猴年马月的事了…… 而这许多要熬的年头,卫景平则直接跳了过去,虽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