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_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02节 (第6/7页)



    卫景平说他三哥来了,但是他们有事要办,实在不能同他们去玩,推辞之后就从周家出来了。

    翌日一早,他去了京城的国子监。

    位于京城国子监街的国子监是这个朝廷最高级别的学府,面南的正门叫集贤门,国子监里以师为官,从祭酒到一般的夫子都是朝廷命官,能进到里面念书的学生都不是一般人,要么是京中高门世家的学问出众的子弟,要么是各省举荐上来的解元甲科,去了这里面,不仅吃住等花费由朝廷来承担,每月照例还能领到属于举人的福利,银子和米面等等,待遇非常不错。

    但是在国子监念书很不轻松。

    考试很频繁,每月一考,每半年一大考,考经义,刑律,还要考诗赋,考得好,能从条件较差的宿舍搬进条件较好的,还能当学录参,据他所了解,就是给在国子监任职的大儒当助教,管理其他学生啥的,考中进士之后还能直接被大儒举荐安排个好官位,但是一旦考不好,就得收拾东西再搬回条件较差的宿舍,更落后的,就要被除名了,哪里来的请再回到哪里去吧。

    而且国子监里的规矩甚严,大儒,学录参,密切关注着国子监学生的一言一行,言行不严谨,背诵不熟,功课不做,无故外出,请假超时,跟同窗闹别扭,都属于犯了国子监的学规,犯了学规就要被罚钱,严重了还会被劝退。

    细想挺严苛的,压力也很大。

    卫景平绕着国子监转悠了一圈,举棋不定,因而又揣着举荐信回客栈去了。

    ……

    周家。

    周元礼回到家读了孔道襄的信,心中说道:这可巧了。

    孔道襄洋洋洒洒地写了足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