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_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35节 (第6/10页)

做八股文章,句句要落在绳墨之内,只要是经世致用的,大胆灵活一些写就是了……”他说完看了看沙漏道:“时辰不早了,你们潜心作答吧。”

    全场噤声。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贡士们陆续动笔开始打草稿,礼部尚书温弥见状才命下发答题纸,题纸用的是上好的宣纸,幅面考究,行列皆用暗线分隔,一行限定书写字数,卫景平默数了数,大概一页纸能写300来字,一共五张,也就是说此次策论的上限不让你超过1500个字。

    卫景平还没想好怎么写,是以尚未动笔。他不是一点儿思路没有,而是想了太多的路子,比如行儒家治国之正道重视农桑,励民间多种地多生孩子多交赋税的办法,再如从户部调动转运使、盐铁使,叫他们去为国库赚钱,又或者暗戳戳施法家之手段叫大理寺抄几家敛财多的世家,收缴他们的银子充盈国库,不是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例子嘛,更有来钱最快的办法把主意打到西北边关那些动不动就干一架的胡人小国家头上,卖给他们兵器换银子……但有些事情没法摆在明面上说,更拿捏不好尺寸。

    他猜多半的贡士都会在考卷中长篇大论重视农桑这件事,区别就只剩下文笔了,作为考了这么多年试的人,卫景平觉得他想靠文笔独占鳌头很难。

    再者,重视农桑使民间人口增长,大概从云骁帝开始实施,到他的皇子皇孙即位才能享受到红利,属于泽被子孙之事,而从题目中看出,他眼下手头就没银子使了,能等?

    必然不能。

    所以重视农桑这一条犹如隔靴挠痒,屁用没有。

    作者有话说:

    更新~本来想跳过殿试这一场直接状元的,但看了看后面的大纲,似乎又不太能,所以还得来一场考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