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第2/3页)
砍头。 除了衙门热闹,城门,各家瓦子前张贴布告之处, 每天同样人头攒动。 各种刑律修订,增补,释义陆续公布, 旁边还有刑部大理寺的文书专门答疑。 “以后官绅犯案,再也无法拿银钱, 官职抵消了!” “达官贵人也要缴纳赋税, 服兵役徭役了!” 虽只是田产铺子要缴纳赋税,兵役除打仗时的必须征召入伍,其余时的徭役兵役,皆可拿银钱抵消。 平民百姓听到这项律法,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文书再三确定,他们方才欢欣鼓舞。 不知是谁开始,庆贺的爆竹声, 足足响了三天三夜。 “只要犯案,最低刑法是罢官, 再无贬谪处罚。” 有人欢喜有人忧,关于释义争执不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应当给改过自新的机会。” “是啊,读了一辈子书,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出仕为官,竟直接被罢免,一辈子的前程都断送了。” 驳斥的人道:“只是不能做官而已,又不是要坐牢,砍头,这何尝不是改过自新的机会。” “九品官的俸禄,各种补贴,寻常百姓一辈子也赚不到!如此多的俸禄,都养不好一个官,这官要来何用!” “贬谪去偏僻之地继续做官,那是在继续危害偏僻之地的百姓!” 僧多粥少,朝廷不缺官,只缺差使。 有人倒下,就有人能补进去,这项举措深得侯官之人的拥护。 铃兰桃娘子陪着虞昉,在瓦市前的茶楼里听了一会,便起身离开。 亲卫架着马车上前,三人一起上了车,出了瓦市,沿着金河边驶去。 “将军,那里有卖花的,我去买!”铃兰看到一个小娘子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