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第17节 (第5/6页)
住,眼眶渐渐泛红,捂住嘴转开头,呜呜哭泣。 张弘愈平时在家中严肃端方,极少说话。家中事务看似都由卢氏做主,只在大事上,他向来说一不二。 病后的张弘愈精神本就不大好,听到卢氏哭,他愈发不耐烦,拧眉道:“大娘子的亲事,你心气高,说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了。韶州府适龄的儿郎,你总嫌弃这嫌弃那,好不容易托人在越州寻了一门亲事,你又哭哭啼啼,心疼她远嫁。好生生的一餐饭,都被你搅了!” 张九龄眉眼冰冷,不禁侧头看向一边的谭昭昭。 谭昭昭坐在他身边,转头迎着他的目光,回了个浅浅的笑。 从张弘愈的话中,谭昭昭听出了卢氏对张九龄与她亲事的不满。 谭昭昭能理解,两人的家世相当,但就自身来说,张九龄年纪轻轻就得了广州刺史的夸赞,才名远扬。 谭氏门第日渐式微,在张九龄的仕途上,出不了力。 女性在唐朝想要掌权,出人头地,主要是看出身。 如今武皇已近八十岁的高龄,谭昭昭想要展示自己的才能,大放异彩也来不及了。 谭昭昭不会因卢氏的话,自我贬低,亦不会因此自视甚高。以为男女之间,夫妻之间,只要有了婚书,就应当被宠着,被深爱。 其实换个角度,她同样如此。 要是夫君又蠢又丑,或是普通得让人索然无味,妻子照样爱不起来。 凭什么啊? 再说配不配,主要来自他们夫妻双方的共识。 唐代宗曾言:“不痴不聋,不为家翁”。 可见古时的公婆,也不那么一味强调长辈的威严,处处干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