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攻击机 (第2/41页)
腹部,从11月30日到12月6日,成功压制了英军地面部队,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尝到甜头的德军对攻击机愈发重视,于1918年推出了“容克”攻击机,该机机腹装有2~3挺机枪,可携带集束手榴弹和手抛轻型炸弹,机身全部为铝材制造,飞行员座舱周围配有5毫米厚的钢板,防止地面火力击中飞行员。此后,“容克”攻击机经常在距地面几十米的低空向敌方阵地投射大量炸弹,取得了较好的战场效果,被誉为世界上最早、设计较为成功的强击机。 攻击机的特点 由此可见,攻击机与歼击机/战斗机、轰炸机都是进攻性战机,但有着明显不同的任务分工。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空对空作战,也就是飞机打飞机;轰炸机的主要任务是对地轰炸,也就是向地面大面积投弹;而攻击机的主要任务是空对地作战,也就是飞机攻击地面或海上目标,又被称为对地攻击机或近距离支援飞机,也可理解为“空中机枪”或“空中火炮”。 攻击机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以低空或超低空飞行突破敌方防线,对敌后方指挥机构、交通枢纽等目标实施轰炸和扫射,削弱敌军前线部队的作战能力,在军事上称为“遮断”或“间接支援”;二是在战场上空,轰炸和扫射敌方的地面部队、火力点以及坦克、装甲车等活动目标,通过近距离支援直接配合地面作战。总而言之,攻击机是地面部队的好帮手。 因此,攻击机并不一定具备歼击机的高空、高速、高机动性,或是轰炸机的巨大载弹量,但需要拥有良好的超低空稳定性和较大的载弹量,可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上起降,做到“呼之即来,打完即去”。同时,攻击机要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不仅能有效突破地面防空,还能承受一定强度的地面炮火,因而座舱、油箱等要害部位多加备防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