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106节 (第11/11页)
撇去这个两年限约不?议,在温廷安眼中,赵珩之是极为沉得住气的男子,但面?对北地?的时疫与灾情,他?居然下了一道如此强硬的敕牒,行事风格变得雷厉风行,可见灾情是何其的严峻,竟是触怒龙颜。 “可是,”她纳罕道,“北地?诸州的粮食问题,这不?应当是内粟司农与户部该管辖的事务么,为何要教大理寺接盘?” 竺少卿捋须,露出一副讳莫如深的容色,“这可就有讲究了,恩祐帝时期,司农与户部早已生?出诸多蠹虫,尸位素餐,中饱私囊,搜刮民脂之事俯拾皆是,成?康帝或许早就留意到?了此种隐患,得登大宝以后,便开始敲山震虎,这一会儿,你去农部与户部走?一趟,不?论是侍郎、还?是尚书,都是人去位空。” 温廷安可算是听明白了:啊,原来是贪官污吏落马了,一时半会儿,寻不?到?合适的能人志士来继位,是以,现在的农部户部集团基本处于瘫痪的状态,余剩一堆虾兵蟹将老弱病残,诸事百废待兴。 “国帑粮仓大开,虽已拨粮赈济至北地?,但对于百万难民而?言,这些粮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七日前的廷议,官家决计从?岭南之地?入手,提出南粮北济、南水北调、南药北治三策,大理寺负责『南粮背济』。” 温廷安看到?一份敞阔的大邺舆图在近前铺开,竺少卿圈出了一个地?方,那是秦岭淮河以下的粤南之地?,仅一眼,她悉身袭上了浓深的颤栗,下一息,听阮渊陵道:“廷安,你要借粮的地?方,便是在岭南。” 竟是她的祖父、父亲和叔伯所流放的地?方。 假令此番要去岭南,就必定要和他?们?正面?打交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