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_第二百五十九章:剑有双刃,事有利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九章:剑有双刃,事有利弊 (第3/8页)

卒皆为‘老弱病残。’

    那么朝廷必然会以此为借口,将那藩王标榜为‘众失之的。’

    到了那时,正德帝便可名正言顺地吞并那‘众失之的’藩王的一切。

    若藩王得令后,所派士卒皆为精兵悍将。

    那么对于正德帝而言,便无异于双喜临门。

    一来,其可借藩王之力攻伐匈奴,进而缓解朝廷大军自身面对匈奴时的压力。

    二来,其可借匈奴之力,为其行削藩之举。

    可以说无论是藩王的精兵悍将消耗匈奴兵力,还是匈奴兵力消耗藩王的精兵悍将。

    对于正德帝而言都是一喜闻乐见之事。

    思及至此。

    许奕嘴角的冷笑愈发地深邃起来。

    ‘凡事都有两面性。’

    ‘正德帝这类似于阳谋的算计虽能缓解一时局势之痛。’

    ‘但其此举必然会为以后埋下祸根。’

    许奕身躯渐渐放松,心中低声喃喃道。

    纵观其前世历朝历代的削藩之举。

    仅仅只有一例兵不血刃成功削藩的桉例。

    在许奕看来,其之所以兵不血刃地成功削藩,最大的根本原因便在于中枢朝廷的强大。

    中枢朝廷越是势强,则藩王越是势弱。

    若中枢朝廷越是势弱,则藩王越是势强。

    此乃铁律也。

    在许奕的记忆中,前世历朝历代除此例兵不血刃削藩外。

    余者削藩之举,皆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如前世西汉时期的景帝削藩,便引发了七国之乱。

    汉景帝三年,晁错为了加强西汉中枢集权的通知。

    上奏汉景帝行削藩之举。

    因此激起了以吴王刘鼻的强烈反对。

    此后吴王刘鼻串通胶西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