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83 没有被触动的核心利益 (第3/5页)
并不完全是敷衍。 其实在谈判的过程中会有大致三种情况的态度区别,第一个是坚决反对的,这种情况之下根本不可能就某个问题在尺度问题上有更进一步的探讨,根本就不继续讨论了。 第二种态度是极力赞成,这种表态会借由“如果我们能达成意向”这样的理由,继续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释放一种比较明确的信号。 第三种就是有些模棱两可,也许可以,也许不可以,看上去好像这种态度摇摆不定,给人一种很难猜测的感觉,其实并不是。 因为如果他们真的要拒绝的话,就不会出现在这种态度,就好比现在,如果林奇表示要直接排开工人工会,现在这些人恐怕都板着脸请他离开,并且告诉他如果他不走,这些人就要叫保安了。 不拒绝,就是肯定,这在其他事情上未必行得通,但在谈判这件事上,有很大的可能。 所谓的讨论,不过是走一个过场,然后他们探讨一下如何获得更多的好处,讨论出自己在这次合作中的一些主动性优势地位,然后再和林奇谈。 这样的谈判也不是一天就能结束的,林奇表示了同意对方的要求,他们简单的说了一些小细节的问题,约定好了下次磋商的时间就分开了。 谈判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比如说发生在这次世界大战停战谈判中发生的一件事,双边盟国都坐下来,一句话都还没有来得及说,盖弗拉的外务大臣直接撕掉了面前的文件,说了几句不合时宜的脏话并且叫嚣着战争不会结束,然后一甩手离开了。 这场谈判只持续了不到一百秒的时间,可每个国家却都为此准备了一周。 从工人工会这边走出来的林奇知道,这件事基本谈成了,剩下来不过是他们为了体现出这是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