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 (第3/4页)
那里不对。 武官们大多血气方刚,相比温顺有礼的文官难免显得有些桀骜,可他们也是实打实的对国家有功的。可是那些文官总是鸡蛋里挑骨头,一点小错也要揪住不放。在那些文官嘴里,简直恨不得皇帝把他们这些武人都处置了才好。 好在本朝□□是马上得的天下,他规定继任的皇帝在继位前必须到战场上走一遭。因此每代皇帝都基本了解在战场上打仗是怎么一回事,可没有文人上下嘴皮子一碰那么轻松。因此本朝的皇帝,哪怕不是十分的英明神武,也通常不会因为些小过错拿有功的武人开刀。 虽然天下承平多年,文官的势力明显更大,可是至少本朝还没有武备松弛,马放南山。有志气的武将还是有出头之日的。 但文武对立也是免不了的。 就像老镇国公,以前对柔弱的文人有着说不出的偏见,总觉得他们心思jianian猾,不是好东西。甚至镇国公府从前也从不招徕幕僚军事之类的文人,内心深处就认为他们不可信任。 镇国公府从第一代镇国公开始,就从勋贵和武官同僚之间娶媳妇,从来没有与朝廷的文官家族结过亲事。 有些勋贵家族还因为天下承平,或者子孙后辈受不了练武的苦楚,想要从武转文,让子孙后辈读书科考。 可镇国公府一代代下来,哪怕在战场上牺牲颇多,也从没有转为文官的打算。 镇国公府作为曾经排名第一的勋贵,家族的子孙,生来就注定了是要上战场的。 镇国公府传承数代,从来没有被朝廷下令减等继承爵位,比如变成侯爵,伯爵之类的,那就是因为镇国公府始终坚持以武立世,不管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