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5 (第2/4页)
和打扫之类的家务。总之相比下地种田要轻松许多。 一家人最惬意的时光,就是一边吃着晚饭,一边听着收音机的时候。 相比于刘山苏玉小夫妻喜欢听听新闻之类的节目,刘爹和刘妈更是沉迷于收音机,因为每天晚上,收音机里都会有连载的评书节目,不是岳飞抗金的故事,就是杨家将打仗的故事等等。刘家的爹妈简直要听入迷了,一天不听都不行。 第150章 苏玉的嫁妆导致村里出现了一阵子的“知青热”, 村民们忽然发现,这些知青们虽然少有能精通干农活的,但是一个个的家里还真有钱。如果和知青结亲, 那能得到的聘礼或者嫁妆还真不少,即使知青们不算能干,好像自家也并不吃亏。 不过这热度没有多久就过去了。 归根到底还是那个原因, 知青和当地的文盲村民有观念和文化上的壁垒, 知青们即使过得不太好,也不大可能瞧得上刘家村这些既穷又没有文化的村民的。 刘家村像是大队长家, 还有刘山家这种经济宽裕的家庭并不多,更多的人家都是拖家带口的一大家子人,哪怕有能干的年轻人, 家庭的负累也不少。 虽然知青们也不是个个都努力上进, 也有像苏玉这种好逸恶劳的,但他们想要在当地结婚,至少也要选择县城里的人, 能帮他们在县城安家,甚至调到县城去工作的, 才是上上之选。 像是苏玉想在本地找人结婚的时候, 她在县城里没有什么关系,也找不到县城里的工人结婚。至于刘家村的年轻人,她统共也就找出了刘建军和刘山两个家庭经济条件合适的年轻人。 现在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