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446节 (第5/5页)
。 放出来的直播链接有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ip访问,迟敬涵回去了以后,听负责信号的同事感慨花滑出明星选手真不错。 “国外几个电视台还跟我们买版权,这都没干过的事儿,把我们台长都惊动了。” “青少组比的两天就陆陆续续有国外ip,但可能是后来知道丛澜还没开始比,所以就又退了。” “我看所有的新闻报道里,只有丛澜的数据一骑绝尘,别人是1她就是1000,花滑原来这么能打吗?” 迟敬涵把手里的pin放到盒子里,无奈地摇头。 不是花滑能打,是丛澜能打。 难得换班回来休息,比赛期间记者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时待命,他很久没好好睡一觉了,抓紧洗漱了以后,躺在床上时手机响了一下。 老婆给他发信息,说麻烦给带个丛澜的签名照,要两份,因为他孩子也想要。 迟敬涵:“……” 行叭,我记个备忘。 · 花滑的出场顺序是国内赛的积分,不是不想看国际赛,但每年能出去比的就那么几个人,要是谁有伤了还会缺席比赛,这还怎么看国际赛积分? 这两年丛澜的国内赛都不是全勤,四月份的冠军赛总是会缺席,不过她每次都第一,后面的褚晓彤等人也不是都全勤,加上成绩也会有起伏,所以丛澜的积分还是遥遥领先。 三十余人里,丛澜最后一组最后一位出现。 正经比赛,跟全锦赛什么的都不一样,短节目的前24才能进入自由滑。 这么一安排,十三冬的正式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毕竟,只有四大洲欧锦世锦赛冬奥会这类的a级赛,才有“进入自由滑”这么一个门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