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4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457节 (第3/6页)

长一些,毕竟也是冬奥的缩小版——参赛人数少,观众更少。

    由于丛澜受伤,于谨放心不下,是晚了两日才去的,让沐修竹先跟别的教练一起,后续他着急忙慌地飞了过去,落地后连休息都没来得及,就跟沐修竹去上冰了。

    国青队去的孩子们在冬青奥的成绩不算太好,只有沐修竹得到了第一,女单双人和冰舞的排名都在四名开外。

    为此,张简方愁得饭都吃不下。

    这样一来,男单是续上了,可其他三项,jr和sr的差距也太大了!

    没有办法,好苗子都是扎堆出的,十来岁的小孩子技术难度上不去也正常,“大器晚成”是存在的,单人也便罢了,双人和冰舞的年纪大一些,反而表现力和难度会慢慢变好。

    至于单人,男单升组晚,女单升组太早了,擦着15岁就让孩子升组,可不就是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吗?

    想明白的以后,张简方也不为难自己了,他又收拾了行李,带队跑去了南方体育局。

    有压力才有动力,张简方觉得他能行!

    ·

    二月过去了以后是三月,于谨先带着沐修竹去参加世青赛。

    男单的竞争程度一如既往,想上领奖台,jr们短节目放不了四周,自由滑也得放。

    今年阿美莉卡和霓虹都出来了技术难度颇高的小男单,有两人还在自由滑里放了三个四周。

    于谨还是让沐修竹稳住心态,不追求四周跳的个数,拼的是完成度。

    这一次的对手比冬青奥的多,还有一些是一直没有升组的“大龄男单”,他们的技术成熟度和体力,都会比沐修竹这样的十四五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