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402节 (第1/6页)
与其他人截然不同。 这是她的优势,但对于谨来讲,要整理和总结就有些困难了。 丛澜想起来前几个月里搬着两大箱子记录本的于谨,好好一学渣,硬是被逼着学了怎样使用软件。 张简方还请了专业的人来教他,因为纸张已经不够于谨发挥了。 于谨在空闲时间做了很多的工作,他再度整理了丛澜的数据,翻了之前传感器记录下来的建模,一方面是为了发育关后让她重拾四周跳,一方面是想看看能不能共享给男单教练组。 女单这边的话,褚晓彤练四周跳有些不现实,于谨并不是很赞同让褚晓彤上四周难度——她年纪大了,受伤的可能性太高。 有了成套的技术,对运动员来说不是万无一失,顶多算是有了方法,他们需要与自身的技术结合、改变,从而形成新的极具个人色彩的跳跃。 第十一位出场的楼翎,开局一个4t,轴正、转速快、高度佳、落冰稳,他手臂和双腿收紧着,深蓝上衣与黑色裤装的考斯滕显示出了优越的身材比例,落冰时的双臂舒展,如燕之高飞。 “这个外点四周好漂亮。”丛澜喟叹了一声。 有人算过,一个高难度跳跃,运动员需要用8年的时间才可以熟练掌握,在此期间怎么失误都是正常的,丢技术更是常见。 楼翎与易儒等人的教练决定改技术,也是综合了多方面的考量,下了狠决心的。 阵痛期同样存在,连修理工在换了工具以后都会短暂的不适应,更何况是要跳四周的运动员呢? 受伤的风险如影随形,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