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16节 (第1/5页)
那一年的前几场比赛,选手们的小分表上大片的0分,让人触目惊心。 比如女单短节目,七个技术动作,九个裁判,横竖加起来有63个打出的goe小分,其中能有多于三个的正数,就已然是很不错了。 06赛季之后,j裁们才算是些微放开了手给分,这其实也是cop系统的第二阶段。 一个新规则的全面陡然使用,不止是选手和教练对其懵逼,裁判组技术组也是一头雾水,刚开始只能慢慢试探,后续熟练了,才能进入正轨。 等到温哥华的奥运赛季, 3的goe正式爆发。 那一场比赛,也刷新了不少的历史记录。 不过,也是在温哥华冬奥之后,关于goe的加权一事才定了下来,不同的跳跃有不同的系数,三周跳除3a以外满分goe是2.1,不再是3分。 之前就有人分析,说国际滑联制定加权,是想减少cop系统的漏洞,使选手们在技术分环节的差距缩小,增加对表演的重视程度。 所以后来节目内容分(p分)开始各种水涨船高,升组了就加分、选手履历好就加分、国籍强大就加分……反正自从北美系裁判给冰舞打出p的单项10分以后,p分就变得似乎不那么金贵起来。 ——对高贵国籍而言 ——欧美以外的大家依然是p分难民 跳跃有点难度,不过旋转、接续步这两项倒是每个赛季都有加满goe的单项出现。 丛澜之前在世青赛上,躬身转就加满过,她的接续步也满过。 但这不如跳跃惊人,所以没有多少人关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