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0 (第3/4页)
凉意。 “……您最初对编纂大典很是看重,除了这件事乃是当初太.祖意欲推行却中断外,还有个缘由……该是因为那些江南学子。南北的百姓同是值得看重的,可不得不说北方这些年经历过不少战役,在学识才华的培育上远比不上南面,而您的根据地与影响力更大的则是在北边……”何玉轩说得够含糊不清了,却也几乎说明白了其中的要害。 朱棣的起步在北边,不管是他在外厮杀也好,他的势力也罢,都是北边更为扎实。而对南面的掌控,则是到了朱棣登基后才皆由帝王的权力开始渗透。 当初姚广孝为何苦劝朱棣勿杀方孝孺,不正是因为他被天下学子奉为尊师吗? 可这所谓的天下学子里头, 十之八.九出自南方。 帝王含着口饭慢慢研磨,似是在思忖着什么,而后颔首:“确实是这个礼数, 这京师不是待不得, 可终究不如北京。” 何玉轩淡然地说道:“若是您想要搬离应天府的话,那至少还得再磨些年, 好歹北京的紫禁城得建起来,您才能再搬离。” 届时无论是何人负责修建紫禁城, 何玉轩定要好生琢磨那个所谓的避雷针是何物, 然后狠狠地推荐一波! 若是因为火灾而造成建筑烧毁还能寻到凶手, 这天灾未免也太可惜了! 朱棣挑眉,“子虚不认为这是一件白费功夫的事?” 这常常是朝臣用来劝说朱棣的话语。 何玉轩懒懒地眨了眨眼,“万岁,您若是真的打算搬去北京,您肯定是思考过其中的要害好处,此乃其一。其二则是因为,搬去北京,于后来的皇帝定然有深深地警惕作用,或许当真能世世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