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6 血战到底 (第3/5页)
缩口袋,并且分出了一些余力,防止49人选择跑球的可能;然后在进攻锋线稍稍疏忽的时候,两名顶尖的防守端锋就伺机展开四分卫突袭,让进攻锋线进一步手忙脚乱。 比起擒杀、擒抱的亮眼数据来说,他们更加注重压力的施加,单纯从赛后统计数据来看,防守组的数字估计不会太漂亮,但在比赛过程中,层层叠叠的压力却效果显著。 一点一点地,钢人队防守组就可以让49人的年轻进攻锋线疲于奔命,跑球的开路效果也就表现平平,某种程度上,斩断了马库斯-林奇的跑球路线,迫使49人必须选择传球,继而进入了钢人队制造的陷阱之中。 两名外线卫的活动范围十分广泛,这两名球员现在都处于巅峰状态,拦截跑球、突袭四分卫、与角卫联手覆盖短传区域,整个防守位置没有局限性,而是根据49人的战术分配,不断在调整位置,并且伺机配合防守锋线,毫无预警地展开四分卫突袭,制造压力。 一方面是不断制造压力,避免四分卫在平稳口袋之中完成传球;另一方面则是覆盖短传区域,给两名内线卫、两名安全卫制造更多活动空间。 对于旧金山49人进攻组来说,进攻锋线的薄弱、陆恪欠缺移动脚步、跑卫能力相对没有绝对实力的三个弱点,在匹兹堡钢人的针对防守之中,进一步被放大。 虽然这些都不是致命的问题,钢人队却将压力一点一点累积起来,进一步压缩陆恪的传球时间和传球选择,也进一步压缩陆恪的战术选择以及战术变化,进而为二线防守创造更多机会。 整个防守体系之中,三名防守锋线联手两名内线卫,掐断跑球防守;而当49人选择传球进攻时,两名内线卫又与两名角卫联手,严严实实地盯防了四名接球球员;最后两名顶尖安全卫随时根据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