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11章:搞钱搞出鬼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1章:搞钱搞出鬼来了? (第1/5页)

    上回讲到明朝的外贸利润多由中央与地方抽成瓜分,而“广州市舶司”则作为“朝贡贸易”前沿意义非凡。

    此事当然反映朝了明朝大太监刘瑾在肆意弄权,不利于正常海外贸易,但也显示出广东近年的富庶。

    明朝弘治年间,刘瑾犯罪,被赦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照。到了弘治十八年(西元1505年),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任命刘瑾执掌“钟鼓司”,与其他七名受宠的太监合称为“八虎”,而他刘公公则居首位。

    刘瑾还弄出各种花样来供朱厚照消遣,深得朱厚照宠幸,很快便升至“内官监掌印太监”。到了正德元年(西元1506年)初,大内总管刘公公又受命掌控了京师三大营之一的“三千营”,相当于皇帝的亲卫军。

    “三千营”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骑兵组成的,也就是说,“三千营”实际上是以雇佣兵为主的“骑兵军团”。

    组建“三千营”时,虽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但后来随着部队的发展,其实际人数则远不止三千人。

    “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下属全部都是精锐骑兵,尽管这支骑兵部队人数不多,却是明军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平时都由皇帝亲自掌控并与“锦衣卫”一起负责皇城安全,但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的角色。

    此外,大太监刘瑾还借皇帝之名圈占了三百多处皇庄。这些做法引起了朝臣们的警惕。因此,刘瑾不断受到弹劾,但不仅毫发无损,反而还升任“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于是,刘瑾在“外廷”以大学士焦芳为爪牙,大肆迫害那些曾公开反对他的朝臣。自从正德二年(西元1507年)起,刘瑾开始掌控文武百官升降和任免,使百官见了他也得纷纷跪拜,且贪污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