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09章:打仗即烧钱,战马最烧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打仗即烧钱,战马最烧钱! (第5/8页)

训练两万新军的一年开销,也是最保守的预算,约占了明朝财政收入的一成!如果再算上弹药、损耗和杂七杂八的各种费用,则两万新军一年需耗银子400万两以上!

    中国北方的大草原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游牧民族都以狩猎、放牧为生,而马匹则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牧民中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会骑马,并且对马的种类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相比之下,中原人在耕种上的造诣很高,他们有历法,懂节气,懂得按照时令耕种,但对马的了解,却远远比不上草原游牧民族。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认为,明朝的覆灭,与老百姓对骑术的不熟练有关。

    在农耕社会,由于人们对耕牛、骡子和驴子的利用要远远超过了马匹,毕竟马匹一般只用来做代步工具。因此,百姓和官府都没有认识到用马的重要性,直到汉朝建立前,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国营养马机构。

    但是,随着农耕帝国的发展,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以及游牧骑兵的强大,迫使历届中原朝廷渐渐认识到了马匹在战场上的作用。尤其是唐宋两朝因各自对马匹掌控之不同,导致对外战争的效果也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初就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在稳固了自己的位置后,便趁机设立了一个驯马团,并且命令官府对其进行监管,因为大明朝堂上正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以备不时之需。

    由于中原历来有重视农业耕作传统,导致中原地区的马匹不多,远不如耕牛和驴。因此,明朝人只能从其他国家采购优质的战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