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09章:打仗即烧钱,战马最烧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打仗即烧钱,战马最烧钱! (第7/8页)

侵占了朝廷用于养马的资源,终于导致了明代养马业停止发展,也最终导致了明朝后期马匹严重短缺的无解问题。

    其实,明代的驯马制度早已建立但并不健全,因为根据史料记载,明朝中期的马匹的数目比建朝初期增加了六倍。最鼎盛时期,马匹的数量可以达到三十万以上,这才足以保证明成祖五征漠北和占领辽东。

    由于官府强制要求民间养马,而受中原地域条件所限,本来应该放养的马逐渐被圈起来,因此导致了马匹的品质大幅度降低。另外,明代兽医多精通医术,所以极少有病马死亡,本来是好事,但适得其反。

    因为这违背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法则”,造成了一种奇怪现象,即虽然每年上缴给朝廷的战马很多,可真正能够上战场给骑兵使用的优质马匹却是寥寥无几,最后只能用来托运后勤物资罢了。

    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们,上缴给朝廷的马匹大都是平民豢养的,因为马匹体型太小,不够强壮而根本无法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这在明朝鼎盛时一直没有显露出来。

    但到了明朝晚期,因朝廷内乱,外有明朝与女真族和蒙古族的战争,才让明朝认识到了战马的不足。

    而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世代都是在马背上生活的游牧民族,对于马的驯养、挑选、性情都十分熟悉。

    而且,北方草原上的地理位置要比明朝中原地区的马场要好得多,可以让马儿在草原上奔跑,使得马匹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身强力壮,完全可以用来组建一支精锐骑兵。这就是中原王朝所不具备的战略优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