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平定辽东(上):边军将士 (第2/6页)
手段杀伤敌人,同时还让弓箭手、长矛手、刀盾手立在军阵左右与后方,防止敌人骑兵突然绕道偷袭。 当然了,此时的火铳手不仅使用六尺长枪,而且火枪前端还安装了开有血槽的“三菱刺”,也是為了预防万一发生“白刃战”时,可以当作“短矛”使用,与弓箭手、长矛手、刀盾手组成“巷战四人组”之最小军阵。 不过,火铳兵与火炮兵的弹药供给充足,通常情况下是不用担心弹药不够用的,除非在大草原上打野战,比如将来征伐北方草原上时,与蒙古骑兵交战则必须依赖充足弹药才行,否则便难逃“送人头”厄运。 然而,崇祯帝并非信不过边军,而是因为“新军”都是“步兵”,即便平时行军打仗以普通马匹代步,在机动性能上也远不及边军中的精锐骑兵。因此,骑兵依旧是明朝能否彻底扫荡辽东的重要支柱,需得加强。 众所周知,在东方古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军团,但若说到明朝,则“关宁骑兵”、“天雄兵”以及“秦兵”都被称为是明朝末年战斗力最强大的三支精锐部队,并且各支部队的领导者也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将。 比如,“关宁骑兵”就是由明末著名爱国将领袁崇焕在原来边军“散骑”的基础上,抽调人马所编制成的一支王牌骑兵部队,直到袁崇焕被误杀处死后才走向解体,因为这支部队一旦失去了主心骨就会战力大减! “关宁骑兵”也就是俗称的“关宁铁骑”,是明朝末年到清朝初期著名的三大精锐部队之一,主要是由辽东本地人所组成的一支拥有强悍战斗力的“重骑兵”。由于士兵们大多都是和后金以及满清八旗有血海深仇之人。因此,每到出战之时,将士们都是战死不退的状态,战力极强,故成为了明朝后期不可多得的精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