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267章:玄门道教中的所谓邪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玄门道教中的所谓邪派 (第1/5页)

    上回讲到娃她娘一行被“昆仑秘境界灵”强行安排去越阶挑战“茅山派”和“闾山派”高手,只好虚心请教。

    “闾山”,传说是在闽江之底,而凡人却看不见,唯独精通“闾山正法”且道行高深的道士和“有道缘”的心善之人才能看到。这说明“闾山派”的山门有“法阵结界”保护,非“同道”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入,否则算入侵。

    “闾山派”又称“闾山道”、“闾山教”等,最早源于魏晋南北朝的“许逊信仰”,属于闽越故地的原始宗教。

    后来,“闾山派”不断吸收与融合道教派系中“净明道”、“灵宝派”等诸派系的宗教形式,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福建为中心向外发展的一个派系,是中国道教重要流派,在后世凡间某些玄幻小说中被称为“河间派”。

    早期的“许逊信仰”,实际上是“江南巫系”中之“闽越巫法”,供奉“闾山九郎”、“临水三夫人”(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张觅娘等所谓“诸神”。“闾山派”教法形态至今仍保留了许多闽越故地原始巫术的特征。

    “闾山派”和“净明忠孝道”所信仰的“神灵”相同,两个道派都尊奉“许真君”(许逊)为“祖师”。所唯一不一样的是,“忠孝道”是以道德伦理为主,属于“儒门孔教”;而“闾山派”则以符咒、法术为主,属于“邪道”。

    “闾山派”道士为散居道士,每个道士都有自己的“法坛”。“法坛”名称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世袭制”的“法坛”,例如“天威法坛”、“威灵法坛”、“通应法坛”等等。另一种是“自立法坛”,即拜师学艺圆满,通过“传度仪式”封“坛号”,自立“法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