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_第二百四十二章:肃氏度量衡新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肃氏度量衡新规 (第4/6页)

,仅在我冶造局投入使用。”

    说着,赵弘润当即冶造局的铁匠们去打造精确的『两』、『斤』、『钧』等秤砣(砝码),要求打造一两、二两、五两、一斤、二斤、五斤、一钧、二钧、五钧等单位的铁砣,制成后妥善保管在冶造局内,作为日后的依据。

    而在此之后,赵弘润便回过头来的制定『量』的标准,即容积标准。

    在大魏,在『容积』的制定上,存在着一定的混乱,比如石(dan),它明明是重量单位,但是古人却又规定『10斗=1石』,石又变成容积单位了,这使得古时容积与重量的单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

    而这,正是赵弘润希望根除的。他想要一个更加明确的容积计量单位列表。

    至于容积的现实衡量物,古人一直以来都选用米作为衡量标准,但是赵弘润并没有采用,他仍然习惯于采用水。毕竟用稻米或黄米作为计量容积的实物,很容易出现误差,而水则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减少误差。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水,指的是常温下的纯水。

    遵从记忆中水的密度的制定方式。赵弘润也打算将重量与容积的换算利用纯水联系起来:将可容纳一肃斤纯水的单位容积,规定为升。『注:约值0.5L。』

    同时规定『1钟(釜)=10斛=100斗=1千升=1万合』。

    『注:由于古人习惯用稻米测量容积,而稻米的密度是1.8而水密度为1,因此,可以视为,肃升制,是原先旧容积的一半左右。』

    可难就难在,要打造出一只可精准容纳一升水的器皿,并非是那么容易。如此类题,要精确地打造出代表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