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3  (第1/4页)
    蔼可亲。    老先生见了时青笑道:“那萧漪告了假,这几日可麻烦阿青你了。”    方才赵钰提了萧漪,这会儿老先生又提了萧漪,时青心里有些不舒服,但面上还是挂上笑容道:“先生我有件事同你商量。”    老先生对老婆婆道:“沏壶茶来。”    说完,他又对时青道:“阿青,你进来说罢,我身子骨不好,吹不得风。”    时青点点头,跟着老先生进了书房。    老先生的书房收着不少古籍,一进去便是满鼻子的书香气。    时青在老先生所坐的椅子边上坐下,开口道:“郓县的适龄孩童被父母送来念书的并不多,先生你也是知晓的,我这几日拜访了一十一户人家,这一十一户人家统共有三个五岁以下的孩子,九个五到十岁之间的孩子,一十六个十岁以上的孩子,五岁以下的拖个几年入学尚可,但大于五岁的,特别是十岁以上的却是不能再拖延了。但他们的父母却无一有送他们入学的打算。”    这时,老婆婆送了茶进来,时青停顿了下,将茶杯笼在手中。    老先生接过话茬:“父母觉着送去念书,不如帮自己做些活计,看顾弟妹。”    时青喝了口茶润润喉咙继续道:“是的,而且学资是个问题。”    时青又将自己方才同赵钰所说的主意复述了一遍。    老先生闻言思索片刻道:“你这主意虽是不错,但有两个问题:其一,布匹、农作物等等本来就是父母的营生,若是将部分抵作学资,虽比付现钱要容易上一些,但同时父母的收入就会有所影响;其二,若是父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