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 阁臣的不同选择 (第1/5页)
事实上,可以代替张居正的人其实也不是没有。 比如高拱。 但可惜的是,高拱已经病重,据其家人言,时日不多,故请恩旨回乡。 朱翊钧自然是准了的。 而且按理,高拱历史上在万历六年就该染疾离世的。 只是这一世,高拱算是对张居正昔日联合冯保扳倒他的事释怀了不少,尤其是还能重新获得了皇帝的认可,但没能在首辅位置上多待几年,依旧算是他心里的遗憾,所以他还是无可避免的在万历七年终因年迈而染上重病。 当然,人有生老病死,是难以避免的事。 何况这个时代医疗条件也比不上后世,高拱这样的老臣,又脾气暴躁,即便得到了名医李时珍调理,也还是难以真的比历史上要延续多年的寿命。 只是,朱翊钧昔日的担忧,算是在这一刻更加凸显了出来。 即大明真的进入了良辅紧缺的时代。 高拱一走,那整个大明帝国能够称得上有改革魄力的辅臣,也就张居正了。 如果按照原历史的发展来看的话。 张居正之后的首辅,除了申时行还能压制一下言官,修修补补,燮理一下君臣关系外,是真的没再有大作为者。 但朱翊钧觉得历史上张居正后面的首辅不行,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大明在张居正后没有优秀的人才可以担任首辅。 因为首辅是否优秀,更多还是看当时的环境与皇帝的识人用人能力。 毕竟萧何、李善长这些人在崛起前,也没人知道他们能做好相臣。 “先静观其变。只是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