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无奈的结束。 (第4/8页)
时称“敖尔告“(?pг??,宫殿、宫邸之意),但当时的敖尔告是移动场所,位置并不固定,在草原上游牧。 乌兰巴托市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脉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地处北纬48度23分32秒,东经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1m。乌兰巴托市距内蒙古边境718公里,距苏联边境542公里。 巴彦吉如合、博格达汗、青格勒台等山四面环绕着乌兰巴托,两面环绕的山群中乌兰巴托狭长的城市建筑林立着。南北群山连绵,东西是广阔的草原,与中央省、肯特省、色楞格省的10多个苏木相连。图拉河从乌兰巴托市南面的博格多山脚由东向西缓流。色楞格河曲北向南将乌兰巴托市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图拉河北岸的市区分为3个台地:第一台地海拔1880米,宽2700米;第二台地海拔1290米,宽2300米;第三台地海拔1300米,平均海拔1351米。乌兰巴托市中心在第二台地上。乌兰巴托市东西长,南北窄,面积47.04万公顷。所属领土面积相当于全国土地面积的3%,总面积的69%为牧区、5.5%为市区、1.1%为道路、23.5%为森林和旷野区、0.9%为湖泊和河流。其整个地区处在六级地震区。南北两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图拉河从城南的博格多山脚下自东向西缓缓流过,东西两面为广阔的草原,也是城市发展的走向。市政府府和成吉思汗广场。乌兰巴托连接中俄的铁路贯穿乌兰巴托,北至苏赫巴托,南抵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浩特。 乾隆四十三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