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上杉小组覆灭3 (第4/8页)
为著名的帮会首领。20世纪初,当顾竹轩背着被头铺盖踏上十六铺码头时,他望着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市,不存任何奢望,以丰衣足食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他没有任何靠山,只有一身力气,遂在闸北新疆路租了间破棚户,靠拉公共租界协记公司的人力车过活。人力车上海人称黄包车,拉黄包车也非好差使,三九日西北风直刺骨头,手脚上生满冻疮,大伏天马路上的柏油被晒得guntang,脚上烫起一排水泡。十六七岁的顾竹轩不怕吃苦,终于挺了过来。 顾竹轩为人慷慨仗义,打抱不平,在苏北帮黄包车夫中崭露头角。经人介绍,顾竹轩遂拜青帮头目刘登阶为老头子--刘登阶,江苏泗阳人,是青帮嘉兴卫帮大字辈首领;移居沪上后,一度从政,同时广收门徒,逐渐在闸北、虹口、曹家渡一带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顾竹轩有了帮会靠山,列名通字辈后,便顺利进入公共租界巡捕房当侦探。租界时代的华探,在外国主子面前是走卒,在市民眼前可是阎王。薪水虽然不高,但油水可是极大。顾竹轩当华探,不仅大大扩大了社会关系,而且也学到不少尔虞我诈、敲诈勒索的本领。另外,也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为站稳脚跟,拓展事业,顾又拜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黄金荣为师。 积累了一笔资金后,顾竹轩辞去了巡捕房的职务,买进了几辆黄包车,在闸北开了一家车行,开始当老板了。当时的上海滩上,租界的巡捕、华界的警察盛行照会,即借口违反交通规则,将黄包车的牌照没收,再迫使业主花钱去赎回。因顾曾是巡捕,所以昔日的同行总要给他些面子,这样,他车行的黄包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