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那些人_第104章 李嗣源的改革(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李嗣源的改革(中) (第4/5页)

言高利贷都是三分利或者四分利,当然也有五分利的,不过比较少,而两分利的自然也有,不过更少(这里都是比较官方的利率,一些恶霸地主之类的那个利率就没谱了。)。

    我们举个普遍性的例子,三分利,这里说的都是月利(月利按照千分之算,年利百分之算,日利,万分之算),也就是一个月要还三分,按照现在的换算单位,就是月利千分之三十,也就是百分之三的利率,而一年就是百分之三十六的利率,这个利率是远远高于现在的官方贷款利率水平的。

    而这个三分利却在古代十分的常见,四分五分的这利率就达到了百分之五六十,十分的惊人,很多已经超过了土地生产率!也就是说,土地上一年刨出来的东西,还不足抵扣利息,那时候就只能卖地卖人了。

    所以,李嗣源限制高利贷这在当时对于百姓来说,确实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将一些被债务压得无法生活的人解脱出来。我们下面在介绍一种高利贷的形式,算是古代社会里的高利贷最重的了,那就是“羊羔率”,这种利息是百分之百,算一下应该是八分多的利,而且利重也就算了,他还是要本利相加驴打滚,今年是十文,到年底就要还二十文,到明年年底就要还四十文,后年高达八十文,以此类推,后面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嗣源的爱民措施在禁止高利息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和李存勖在位期间的搜刮百姓比较起来,李嗣源的这些措施确实值得称道,说他是五代的明君可见不是没有根据的,但是仅凭这一点还是不够。

    李嗣源对于民间的疾苦也很敏感,因为他就是贫寒之家出身的,他经历过苦日子,所以对于那些农民也是很同情的。

    据说有一年的春天,李嗣源在宫中眺望雨后初晴的旷野,远处的山坡上原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