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碍于条件所限 (第3/5页)
果能够在青年报复刊的第一版报道中刊登你的研究成果,这是再好不过的开门红了。” 石安安说着一双眸子落在郑建国的脸上,满满的热切化作了几分狡黠:“到时候你出名了,我再采访你好了——” “好!” 轻快的应下,郑建国面现微笑的端起了不锈钢桶吸溜的喝了口,石安安是个聪明的女孩,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可也只是仅此而已,她就不想想等到自己出名后,她的采访又怎么能在那么多的重磅媒体中凸显自己的特色? 只瞅瞅那位风光无限的小木匠,也差不多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想起媒体报道中不时闪烁的“老大哥”,郑建国是没有什么攀比的心理,人家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面除了自学从初中到大学的全部课程外,还自学了英、德、法、日、俄五国语言,可他这会儿连个英语都学的磕磕绊绊,也不知道人家当年在那个环境里面,是怎么学的? 郑建国是没什么攀比的心理,只是国人的观念中比拼一番是个很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在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变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候,刊登在1978年10月7号的青年报上的内容引起了滔天巨浪——记十六岁的研究生成果:胃内螺杆菌的发现和传染性的确认以及致病性的研究! 报道的开头迥异于此时的媒体报道风格,只是当以叶敏德为代表的归国派教授看到时,才能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采访报道,而是一篇包含了题目、目录、摘要、引言、论点、分析、论据、数据、结论在内的标准格式论文,甚至在分析里面把设计培养方案用到的材料都写了出来,一副生怕旁人在做验证试验的时候用错材料导致结果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