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3章 公民与居民 (第5/6页)
北平城军民所有,你们如果想要种地,就要交租,至于租税多少,你们可与地主商定,本官可以保证,地租绝对不会高过十税一,且除了地租之外,不会有其他任何徭役负担。” 一听到只收十税一的地租,众难民脸上就流露出欣喜之情,当然,更多的人是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要知道,自古以来,国家收税,老百姓交税,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皇帝不是慈善家,出生入死打江山,多少得有个盼头。 怎么收税,各朝各代都不同,但基本上税的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主要分为三块: 一是田税,皇帝是天下最大的地主,你种了皇帝家的地,自然要交皇粮。 二是人头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都是他的资源),有几个人交几份钱,这是义务。 三是徭役,说穿了就是苦力税,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遇到修工程,搞接待的时候,国家不但要你出钱,有时还要你出力。两手一起抓,一个都不能少。 实事求是地讲,明朝皇帝对百姓负担还是很重视的,田赋的比例基本都是三十比一。从这个数字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理论上,还是能够过下去的。不过很可惜,仅仅是理论上。 说起来是那么回事,一cao作起来就全乱套。因为在实际执行中,各级官吏很快就能找出漏洞来捞钱,淋尖踢斛和折色火耗就是比较常用的招数。 不过这些还是轻的,最大的麻烦还是徭役。因为田赋和人头税多少还能见到东西,交了就交了,县太爷赖不掉,徭役可就不好说了,修河堤、给驿站当差、整修道路,这都是徭役,完成了任务,就算完成了徭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