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 明镜是非(下) (第2/5页)
此外,一些从南方高价聘请来的织工还带来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技法,使织成的毛毯毛布上折枝、团凤、棋局等字样,徐徐如生。在这些巧匠的悉心传授下,北平城内很多妇女学会了织工,燕布质地相对优良,花饰灿美,价格相对便宜,很快就畅销山东山西。 当然,北平的纺织业刚刚起步,自然不能跟苏松一带相比。早在宋代,棉花栽培从岭南逐渐传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棉纺业就在江南扎根。元朝初年,松江府乌泥泾有位叫黄道婆的妇女,从海南岛回到了故乡,从海南岛把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回了家乡。 经过一年来年的发展,松江府已然成为明朝的棉纺织中心,日产棉布上万匹之多,有衣被天下之称,就连老牌的丝织城市苏州杭州都比不上。不只是产量高,松江布也格外精美,甚至能织出龙凤、斗牛、麒麟等图案,比画上去的还有精美,堪称神技,就连皇帝的龙袍都是松江府那些巧匠织出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万磊还不相信人能织出龙凤等图案,以为是绣上去的,不过在看过很多高官的蟒袍和官补子之后,不得不惊为天人。当然,这种布是朝廷专用,一般人不能穿的。 北平城的纺织业以量产为主,面对的是广大的中上层消费者。当然,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北平城就会进军棉纺业,与江南的纺织业竞争。如果搞出蒸汽机带动的织布机,那江南以手工生产为主的棉纺业和麻坊业就会遭到致命打击。而松江府又是明朝财税主要来源地,明廷也会受到重创。 万磊低头沉思着走过两条小巷,后面却传来“先生,等等”的喊声,他不用回头,也知是李媛,她住在铁府,离万宅不远,所以是同道。这小妮子胆子也还真够大的,大晚上的敢跟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