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 (第2/4页)
。她报了礼仪班,可惜是个很不正规的培训机构。钱砸下去,不见学到什么,事后却因为这事在小圈子里“出名”。旁人遇到谢玲,有绷不住的,会轻轻笑一声,问她之前上了多久课,学到了什么。 这是唐怀瑜和唐怀瑾刚上小学的时候。 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里,有人会选择拿骨rou撒气,有人则会觉得可爱的孩子像是天使,抚平了自己内心的受伤。谢玲是后一类人。 对一双儿女来说,她是个很好的母亲。谢玲自己吃了苦头,于是更不愿意让儿女走一遍同样痛苦的路。在唐家资金尚且紧张的时候,她就比这其他人家里的做派,送儿女学乐器、学骑马。儿女有其他兴趣,谢玲也大力支持,一视同仁。 唐怀瑜七八岁时参加少儿组冰球比赛的照片,还有唐怀瑾学划艇时有模有样拿着桨的照片,至今都放在谢玲桌上。 可以说,唐怀瑾与唐怀瑜这对兄妹,就是谢玲最好的作品、最大的骄傲。 如此十年过去,唐家终于出头。谢玲与池南桑算是“能说上话”,过年时,也有理由去池家拜访。 谢玲知道,融入这些圈子最快的方式,就是孩子的婚姻。 池家这一辈的女儿还在上小学,她的怀瑾则已经长大了,是个英俊的小伙,很招人喜欢,两人明显不搭。 好在,池家的儿子与怀瑜年纪相当。听说怀瑜比对方略大几个月,但都在一年出生,想来没太大影响。 唐怀瑜被母亲耳提面命,别的不说,至少给池珺留一个好印象。 她哭笑不得,说:“妈,这都什么年代了。不,就是你那个年代,也讲究自由恋爱吧?” 谢玲叹口气:“你要是有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