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 (第2/3页)
去找梁千里的博物馆在办展。 小时候在少年宫练书法的日子永远是梁千里心底最明亮温暖的时光。 “郑板桥的字好倔啊,一横一竖都像在发脾气。” 萧厉扫了一眼,淡道:“是挺不开心的。” 天地不仁,不管是千古圣贤、文人墨客还是每一个时代的匆匆过客,都逃不开生命所必须历经的共性磨难,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拷打磨砺着世人。 你不会是唯一被这些忧愁烦恼困扰的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些陶冶情cao的书画也不会给你指向一个明确具体的方向指南,有的只是自己慢慢摸索自己道路。 馆藏收录了一位不知名文人誊的《琵琶行》和《前赤壁赋》。 是当年梁千里在那个透不过气来的乡镇初中最喜欢背的两篇课文,觉得朗朗上口酣畅痛快。 彼时埋头苦读还并不真正懂得诗里写微渺个体命运的不由自主与人在逆境和牢笼中抗争所能抵挡的高旷宏达,只记得为了填空题那五分每个苦读的夏夜秋晨,记忆里的诗句也落满泠泠月色与蝉鸣蛙声。 后来考诗词赏析,他对着那句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迟疑了很久,所有飘零沉浮世事无常都这沉默不可言之中了。 梁千里琢磨得认真,眼风一转,忽然有些兴奋:“萧厉,我五年级临过这张,你还记得吗?” 萧厉看着那幅《归去来兮辞》沉默,微微发怔。 这是文徵明版本的小楷体,温纯精绝,梁千里最爱仿的一篇。 失去联系后,萧厉总是拿他以前寄来的书信一遍遍看,晚自习、下课、睡觉前也看。 有一天他没有忍住,模仿对方的字体给自己写信。 他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