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刻晴:你干嘛对我这么好? (第5/7页)
个折。 不过这个方法在刻晴遇到了几个住在孤山中的人家之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些百姓一辈子住在深山,他们吃穿住行全在山中,与璃月这个社会完全的脱节了。 刻晴在亲自走访后就明白,村村通路的目标必须不能打折。 但可以换一种方法,拆迁。 这也是欧阳小册子上的主意之一。 说是如果只是单独的几户人家,可以不用修路,直接劝说搬迁到集中起来的村落中。 对于这些百姓,可以提供一部分摩拉,让他们在新的地方安居。 所以...这就成了超出预桉之一的花费。 还有的办法,自然就是尽量精打细算的维持这支几十万人的队伍了。 节流嘛。 可惜这也是不可能的。 修路不是挖矿,本是矿工的工人,过惯了多劳多得的日子,如今这种只是拿着死工资还比原来挖矿还累的活计,就很难维持了。 如果节流他们,那队伍说不定马上就散。 所以不仅不能节流,刻晴还非常无奈的给这些工人们保证了一些福利。 修路的队伍大体上分成两支队伍,一支叫开山,一支叫憾山。 剩余的就是与千岩军一起,被编为后勤大队。 这两支队伍中又分别有着二十多支,总数四十八支六千人左右的小队伍。 他们现在全部都分布在璃月西北大大小小的山脉中作业。 比如现在这支就是“开山三队”。 为了方便管理,也提高这些工人的积极性,她采取了一套奖惩机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