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6.不可说 (第1/7页)
吴潜一行人离开沧浪亭后,顺着水道向府衙所在的子城进发。 此时吴潜立于船头,脸上很是平静,似乎丝毫没有将方才受挫之事放在心上,只是看着城中的景象,对物是人非有些感叹。 “君特,距上次你我同游沧浪亭,应该已有十多年了吧。” “那是嘉熙三年正月,我陪东翁赏梅,至今十六载矣。” 回话之人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年文士,乃是吴潜的好友兼幕僚吴文英,字君特,同时还是词坛大家,就是没有考运,也没有官运,一生未中科举,大多数时间都住在平江城,以前吴潜任知府时给他做幕僚,现在吴潜起复,又将他请到了身边。 “当年,你还作了一首贺新郎,我犹记于心。”吴潜叹道,念起了词。 “乔木生云气。 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 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 旋小筑、吴宫闲地。 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墅,问梅开未?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此心与、东君同意。 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 怀此恨,寄残醉。” 东风拂面,吴潜的声音越发沉郁苍凉,将词中感时忧国,今不如昔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刚才那满园官绅,一个个衣冠楚楚,文雅体面,口中吟得是诗词歌赋,讲得是天理道德,心中却全都是私利! 这让他陷入了一瞬间的迷茫中,大宋的士大夫都怎么了!? “君特,你这‘后不如今今非昔’一语成谶啊。” “呵…东翁,你可是在后悔当年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