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地主_第四百六十八章 木秀于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八章 木秀于林 (第4/5页)

你们有什么高见?”王珪和声道,没有丝毫颐指气使的意味,让人心生好感。

    “高见不敢。”李淳风谦逊说道:“只是有些想法,还需要王尚书指点。”

    “老夫洗耳恭听。”王珪笑道,引手示意。

    李淳风含笑,侃侃而谈,王珪的身后,三五个书吏,连忙仔细聆听,挥动毛笔,快速记录下来,待会整理事篇,重新誉录,就是呈报的疏奏了。

    旁边,韩瑞也是留心关注,以前就已经知道,古代的礼节,非常的繁琐,不过无论是成亲,还是上朝,祭祀典礼告示,都有礼官指引提示,自然不会出现差错,现在听到李淳风的安排,顿时有几分大开眼界的感觉。

    仪注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先是参考大军回程的速度,知道大概什么时候回到京城,以便挑选良辰吉日,要是出现误差,就要加以调整,或快或慢,保证准时到达。

    然后就是迎接,出城多少里地合适,礼官以谁为首,调动多少官员随行,发动多少百姓,笙鼓旗帜,声乐韵律,等等,没有列举细节,不过韩瑞猜测,甚至连迎接时候,应该做什么表情,说什么言辞,恐怕也在计划的范围内。

    随之,就是入城,告祭太庙,献俘受降,这些礼仪,也是非常的繁杂,等到李淳风说完,韩瑞发现,几个书吏,已经抄录了厚厚的书稿,至少有百页纸。韩瑞叹为观止,佩服的自然不是书吏速记能力,而是李淳风的博闻强记,洋洋洒洒,有条不紊。

    王珪捋须颌首,颇为满意,又问道:“吕博士,觉得如何?”

    “甚好,不过,我觉得,还可以……”吕才说道,娓娓而谈。

    可能在百姓的眼中,李淳风如同神仙,但毕竟不是真的神仙,总有疏漏的时候,在李淳风的基础上,吕才加以补充完美,算是拾缺补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