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6章:后知后觉后怕 (第2/7页)
家正式步入顶级贵族行列,但是杨彪和杨修父子因忠心汉室而遭到猜忌、杀戮,于是杨氏没落了下来。 到了西晋时期,太傅杨骏与其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人有“三杨”之号,但是他们以外戚身份专权被诛三族;东晋时期,杨亮父子又因为“晚过江,婚宦失类”而遭到排挤,成为“以武干取职”的伧荒武将,并最终被桓玄、宋武帝刘裕杀害;这便导致弘农杨氏在魏晋时期并未转型为类似五姓七宗的高门士族。 直到隋太祖杨忠在北周时期归籍弘农杨氏;直到杨坚代周建隋,并且大量任用诸如杨雄、杨达、杨尚希、杨异、杨文纪、杨文思、杨再思、杨素、杨约等等优秀族人,弘农杨氏因而大兴, 杨忠这一脉成了皇族,是划分蛋糕的群体,地位变得十分超然,未免引起其他高门士族不满,并没有过度掺合到天下高门的明争暗斗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脉说是弘农杨氏也可、说不是也没错。 既然这脉当起了划分利益的裁判,那么弘农杨氏也“不指望”他们了,于是视杨素为首领,杨素虽不是族长,但谁都知道他是实际上的族长。 弘农杨氏明处有杨素等人在朝堂上力争,暗中又有皇族偏袒,使家族在实力上,首次盖过五姓七宗里的任何一宗,家风亦是非常好。 然则这个杨郑氏却是一个奇葩,她生性性情刚烈、妒忌心强,又生于长于“以制夫为妇德,以能妒为女工”的时代,加上杨素长期征战、长期在外为官,一走就是几月、几年,留下杨郑氏在家照料家少,故而是这一脉有大功臣;杨素感念其恩、对其相敬如宾,哪怕被她差点害死全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