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6章:后知后觉后怕 (第5/7页)
将多不胜数的百姓尽数斩杀。那么最后承担责任的一方,就只能是杨家。 正是因为他们杨家大办丧事,才造成流言蜚语滋生,而他们杨家又是群情激愤、洛阳哗乱的受益方,如果再加上杨集说的“目无君上的‘九九八十一天法事’佐证”……那么最后但凡是人,都认为是杨家暗中cao作。 梳理至此,杨郑氏脸若死灰! 杨郑氏经历大风大浪无数,心志甚坚;她且如此,更别说是六个心怀鬼胎的杨家男人了。 此时此刻,杨约、杨慎、杨玄感、杨玄纵身体如筛糠一般颤抖,脸上冷汗涔涔,眼中满是末日来临的恐惧。 愚民最容易被煽动,这一点他们心知肚明。他们为了达到上位目的,便始终没有拆队灵棚,以这种静默的方式向皇帝示威,与此同时,又利用流言蜚语挑拨百姓、煽动民意;而早朝上的联合辞职,则是争取杨素部属的风情心。 在民意沸腾、局势动荡、军方支持的情况下,他们觉得杨广会向他们妥协。 可杨集现在这一说,方才意识到他们干了非常愚蠢的事,正把杨家带向绝地。 见到自己镇住了杨家人,杨集也不客气了,他站了起来,冷冷的说道:“封德彝人品虽然不行,可他有段话却说对了——‘对外,尔等只会采用不入流的手段钻营,可悲可笑的是,竟然以为旁人看不透尔等以退为进、装疯卖惨的伎俩。’” “对于你们做出来的一切,以及用意,圣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他让我告诉你们:他敬重司徒、顾念情分,可他和司徒的情分不是你们能够拿来为所欲为的,也不是你们执法犯法、煽动民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