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339章:挥师北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9章:挥师北上 (第2/9页)

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哪怕刑曹官员也不少,哪怕萧瑀才思敏捷、经验丰富,但是一桩接着一桩的案子让他休息的余地都没有。

    这种感觉、当今局势,让萧瑀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王莽,但是杨广所支持的杨集,并不是王莽那样,想到什么、就把什么推广到全国,而是先从凉州中的某一州一点点的推广,很小心、也很稳,加上凉州世家凋零,而西州、庭州、伊州、鄯善和且末甚至连汉家豪强都没有,原先的异族部落统统在战争中被抹平了,这无疑是给杨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改革环境。

    更重要的是,杨集采用的各种政令绝非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旧制这个骨架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最终形成一套‘源于旧制却超过旧制’的新制,几乎每一道‘新政令’,都有旧例的影子,正因为没有完全脱离现实、却又利国利民,所以各州各县推广之时,并没有在民间产生什么动荡,很快就适应了下来。

    在此基础上,再以律法为准绳:一方面是允许百姓投诉贪官污吏的同时,却不准他们诬告,若敢诬告,他们同样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确保了官场不出现人人自危的动荡。另一方面又用御曹来监督官府,而御曹,同样受到官府和百姓的监督,如此一环套着一环、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制,但任何一环,都不会脱离杨集的掌控而独立于外。

    如今随着一个个大户人家落马、大量田产和钱粮被分到了百姓手中,州牧杨集的名声不断地暴涨。

    不错,就是暴涨。

    这不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名声,而是实实在在、真心诚意的拥护。

    现在,谁要是敢在敦煌大街上说杨集、说官府一句坏话,保管下一刻被送到萧瑀办公之处,给他添乱子。

    “轰隆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