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358章:成也亲王、败也亲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成也亲王、败也亲王 (第3/11页)

,杨广也不介意。

    所以杨集之所为,正是男子汉大丈夫应有的气魄,若是杨集变得和寻常将领一样,做事畏手畏脚、怕这怕那,他杨广还不乐意、还不欣赏了呢。

    但是各种弹劾也令杨广烦不胜类,他为了把弹劾风波压下去,同时也是表彰杨集之功、赞赏杨广之行为,追赠卫昭王杨爽为开国卫昭王。

    与蔡景王杨整、滕穆王杨瓒、道宣王杨嵩不同,杨爽的头衔到了大业帝这里,多出了“开国”二字。但是这两个字却‘含金量’十足,一下子与另外三个叔父拉开了距离。

    只因一般亲王死后,加封一个类似“景”、“穆”、“宣”、“昭”的美谥就不错了,像杨爽这样的“开国卫昭王”,不能说是空前绝后,可是在目前的大隋王朝而言,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先例。

    更难得是,这个“开国”还是因为儿子的功劳。

    满朝文武听到了这个独一无二的殊荣,纷纷为之侧目之余,也明白了杨广的态度。

    弹劾风波也就弱了下去。

    但是一些政治敏感的重臣也意识到这个追赠,只是一个信号,隐藏在背后的,极可能是对杨集的重赏。

    对于杨爽这个殊荣,文武重臣其实不太在意,毕竟他是一个死了很多年的死人,即使获得再高的荣誉,也没什么卵用;可是“杨集将会得到什么重赏”却成为很多人在意之事,再且不止是一人在意、不止是一人关注和关心。

    这天黄昏,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元府的侧门之前,一名高大魁梧、浓眉大眼的英武青年从马车上下来。这名青年是李渊的堂弟李神通,此番奉堂兄之合拜会元寿。

    李神通自少年时期起,便有任侠仗义、勇武多谋之名,在关中游侠圈子里闯出“轻财尚义”之美誉。

    门前台阶,元寿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