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544章:独孤敏乐极生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4章:独孤敏乐极生忧 (第3/9页)

权,竟然在王府打起来了,卫王打不过皇帝,所以两个孩子的名字被皇帝取了;皇帝高兴之下,当场便册封杨集的长子为遂安郡王、次子为武威县公。

    皇帝和卫王打架的流言蜚语轰动一时,艳羡不止命妇们以此作为谈资,这一谈就是好久。由此又衍生出杨集过分、杨集身在福中不知福、皇帝仁慈、皇帝威武等等故事。.

    过了不了多久,皇帝竟又开进士科,正式宣布科举制度为朝廷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法,不管是世家门阀子弟,还是寒门子弟、平民百姓,皆可报名参与科考。日后州长史、县丞专管报名事宜,谁敢将士子拒之门外,以欺君罪论处。

    世家门阀、达官贵人、地方大官虽然还有世袭、门荫、举荐等权力,但他们推荐上来的人需要出仕,也得考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直接任命。

    寒门庶士受限于家境不好、藏书不多等缘故,胸中学识自然不如底蕴深厚的世家门阀子弟,哪怕是考,他们多数人也不如世家门阀子弟、达官贵人子弟;但是杨广面向全国文人的科举,可以说是给了寒门庶士一个充足机会了,要是放在之前,寒门庶士连条缝隙都没有。

    之前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廉价纸书的大量推广,使寒门庶士学习成本大为降低,但入仕之门的严丝合缝、滴水不漏,仍然使寒门庶士向学之心的兴致不高。如今杨广打开了入仕之门,势必带起天下人向学之心,如此久而久之,世家的优势自然渐渐淡化。

    可是全民科举的颁布的时间,不早不晚,正好是杨集两个儿子出生不久之后,世家门阀鉴于杨集对他们犯下的累累罪行,理所当然将科举开设之“功”划到杨集头上了。

    事实上,这个科举真与杨集无关,而是杨广自己搞出来的,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