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真马贼遇到假马贼 (第4/5页)
韩流所有,喜得韩流拍着麦铁杖肩膀直呼“好兄弟”。 于是真马贼与假马贼齐头并进,联手对鄯善境内的吐谷浑诸部展开了血腥大扫荡。 “哈哈哈、哇哈哈……”一脸是毛的韩流扛着一把陌刀,看着从乌沙部落缴获到的成群牛羊,放声大笑,一转眼又瞧见从酋长、首领家里搜出来的财宝和那些颇有姿色的女人,忍不住又是开怀大笑。 麦铁杖和次子麦仲才、王辩之子王均、钱世雄之子钱杰站在不远处低声耳语。 “阿叔,我们总是三沙大碛里清扫一些小部落,对吐谷浑的破坏实在少得可怜,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战马、骆驼,还有不少的奴隶,小侄认为可以南下了。”文质彬彬的王均向麦铁杖建议道。 “你们怎么看?”这三个小家伙跟着麦铁杖,是三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战争中成长起来,所以麦铁杖没有直接说什么,反而询问晚辈们的意见,准备听听他们的意见,好建议则采纳、不足之处则加以指点。 其实这种以老带新的办法,也是大隋多名将的原因之一,首先是大隋立国不久,大隋之前更是南北混战、兵戈不休的几百年乱世,所以军武世家的子弟打小就练习骑射,年纪轻轻就上战阵,然后百战余生、百炼成钢。只要没死,随便就能拎出几个百战之将。 比如说杨素,他就是将门子弟,十几岁就开始打仗,然后一生打了无数场仗,最终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一代军神。还有高颎、韩擒虎、达奚长儒、贺娄子干、史万岁、长孙晟、吐万绪、鱼俱罗、宇文述等人,也是“擅长骑射、好读兵书,十几岁随父从军”,他们打了几十年下来,在战争中侥幸未死,一个个都成了名将、名帅。 麦仲才看了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