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551章:推官制,复国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1章:推官制,复国学 (第3/8页)

有几个是寒士?而世家子弟又占据了多少?”

    杨广闻言默然,他是皇帝,对这点很清楚,无从反驳,过了半晌,皱眉道:“还有呢?”

    “二是名门高第子弟遍布中枢各部司、地方官府,官员的任免权多数被他们掌控了,加上各级职务有限,他们又怎么可能把有限的职务让给无亲无故的人?”

    杨广垂眸沉思一会儿功夫,抬头注视着杨集道:“所以,科举毫无益处?”

    “那倒不至于,最少,寒士看到入仕的希望,有了学习的动力。”杨集说道。

    杨广点了点头,怅然道:“也就是说,近期的科举,仍旧以名门子弟为主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寒门、平民百姓落后名门世家近千年历史了,底子实在太过薄弱。朝廷要打破门阀对官场的垄断,少说也要数十年之功。”杨集叹息一声,说道:“科举既然开启,那就不能停。虽然它不能让太多寒士入仕,却也能够让名门世家、各大政治势力为了一些职务打破头。在这期间,朝廷要做的,就是广建学校、教育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杨广理解杨集的意思,不过还是问道:“你的意思是在整个天下恢复州学、县学、乡学?”

    杨坚在位期间,于全国各在举办州学、县学、乡学,但因为天下士族沸腾,反对之声此起彼伏,颇有与关陇贵族联手抗衡之势,出于政权平稳过度的考虑,被迫于开皇二十年废国子学、四门学和全国的州县乡学,唯置太学。

    但他知道此举是饮鸩止渴,于是等到杨集前去凉州上任,便又“偷偷摸摸”的怂恿杨集办学,支持杨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使县学、乡学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凉州冒头。

    这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