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2章:大动干戈 (第6/8页)
夺百姓而来,杨广干脆抱着「猪养肥了就要宰」以及「为民除害」的原则,明抢他们,动起手来,更是没有丝毫心理障碍。 这笔横财也使骁果军的训练费用、武器装备、军饷全部有了着落,根本花不到国库一文钱。 杨广有了钱,又不安分了。 他考虑到大隋与高句丽未来必有一场大血战,大隋要想灭了高句丽,不仅要派大量的军队,还要把足够的粮草物资送到前线,但是十分关键的长约四百里的辽西走廊异常难行,一到雨季,辎重大军就无法通行。 杨谅和高颎当年在陆上的失利,就是辎重军因为辽西走廊路途遥远、崎岖难行、气候苦寒、雨水不断,导致他们无法将粮草送到前线。而抵达辽西的战兵逢暴风雨,不仅补给困难,还使患病将士得不到有效治疗,慢慢就出现了席卷全军的瘟疫,最终导致这场声势浩大的远征,尚未开战,将士们损失殆尽。 若是无法克服运输难的问题,大隋日后远征高句丽之时,也将非常困难,所以在辽西走廊之上修条平坦、宽阔、结实的官道,乃是势在必行之事。 而且大隋在辽西走廊东边有了漠州郡、辽西郡(辽州),朝廷要想加强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加强走廊两边的沟通,辽西走廊也得有一条便捷的官道方可,不然那边忽然爆发战争,幽州这边根本应援不及。 所以不管是出于战争因素考虑、还是出于对国土掌控的考虑,朝廷都必须把这条修出来。 杨广有了这个想法后,便把辽西走廊这个大项目立项了,整条官道走向、路面、沿途关卡,全权交给工部设计,然后再分段承包下去。 朝廷和地方官府的责任,如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