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7章:论功行赏 (第7/8页)
众重臣面现思索之色。 杨广面露欣然之色,向萧玚说道:“萧尚书所言,实乃金石之言,我大隋就需要卫王这样的少年俊彦,若军中将军皆如卫王,我大隋必将更加辉煌、强盛!也罢,那便加封卫王为检校兵部侍郎。” 大隋一、三、三品秩只有正从两档,到了四品及其之后,才出现正上、正下、从上、从下,而在职的六部侍郎是正四品上;诸如检校兵部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则是低了两个档次,即是从四品上。 挂着“检校”二字的官员们,实际上没有理事实权,却有出言献策的义务,形同于是后世的顾问;就拿杨集这个刚刚获得的“检校兵部侍郎”来说,平时吃干饭,但兵部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他就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兵部排忧解难。 权力大小的问题姑且不论,就拿名头来说,杨集这个“检校兵部侍郎”蛮唬人的。这是因为杨坚创立五省六部制以后,五省便已经取代了九寺,成为中枢的主流机构;到了杨广改五省六部为三省六部,三省六部的名望更是如日中天,三省六部中的任何一个职务都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杨集有了“检校兵部侍郎”的名头,那么崇拜他的人,必将是一片欢腾,这也算是朝廷给了“功臣”一个交待。 下面的人不太清楚兵部侍郎、检校兵部侍郎的区别,杨集却是知之甚详、心知肚明,情知自己被萧玚这个姐夫兼大舅子抓了壮丁,心头说不出什么滋味,只能当众谢恩! 此外,杨集觉得杨广一定是故意的:他在御史台二台之后,当众议功;一是出现笼络人心权术需要,向大家透露出一个有功必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