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363章:趁他病要他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趁他病要他命 (第2/7页)

内修建四门学,召集牧民的孩子入内学汉语、学汉学、学汉礼,与漠西都督府一南一北,汉化大湖区。

    要是有突厥骑兵侵袭,民众则可以躲进城里。另外还建议在蒲奴水、乌兰湖东边的山崖上修建烽火台,只要突厥大军到来,百姓在百里之外便可得到消息。

    当这个防御系建立以来,以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向四周扩张。

    杨集手头有的是免费劳力,听到李靖这么说,于是说占就占、说干就干。

    鉴于李靖打造过庭州的斥候、烽火台、戍堡、军镇、城五级防御体系,而且庭州又没战事,杨集索性一事不烦二主,由李靖带兵在这里打造防御体。

    最靠近“>”入口的城池被取名为金山城,这也是三城之中规模最大的城,金山城紧靠一座险峻突兀的岩石山修建,这座光秃秃的石山高有百多米,四周陡峭光滑,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在李靖的设想中,金山城日后均用方石修建、墙高三丈、城周二十里,向东呈现出半月形。

    对于这些构想,杨集其实并不太关心。

    他要的是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至于怎么修,那是李靖的事儿。

    时值四月,正是草原最具活力的季节,茫茫草原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烽火台向远处望去,一群群牛羊、马匹在一望无垠草原上悠闲吃草,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湖泊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如同是一颗颗镶嵌在草原上的宝石一般,更北方则是黑黝黝、延绵千里的于都斤山脉。

    和悠闲的大草原相比,金山城城基却呈现一片热闹景象,千多名从甘州来的工匠指挥着俘虏修筑城池,大湖区的降兵也一齐上阵,大家纷纷运沙石、搬木;还有一些人在南方的山上开采石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