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8章:隔空交战,略胜一筹 (第3/8页)
不可取。 其次、高句丽以南还有新罗、百济,一旦拼尽全力在北方与大隋作战,与高句丽有世仇的新罗和百济定然北上,到时候,高句丽两面受敌,国祚必亡。如今隋朝又没有进攻高句丽的意思,又何必招惹这个庞然大物?与其如此,倒不如乖乖的向隋朝纳贡,稳住隋朝以后,再集中兵力统一半岛。 主和派这两个观点,不管是有意无心,都隐隐指责渊氏兄弟自不量力、动机不纯,企图将高句丽拖入绝境之中。可渊氏兄弟偏偏还反驳不了,因为主和派字字句句都占据一个“理”字。 事实其实就是如此,战,虽然能威加四海、开拓疆域,可轻则使国力消耗过巨,使得民生跟不上来,重则有亡国之险。和,虽能发展经济、让国力稳定,但却使一个国家实力、战力永远低下。 战、和各有利弊,最后高句丽君臣再从敌我双方的实力一一权衡,多数人都认为高句丽与雄霸天下无敌手的大隋相比,根本没有可比性,要是贸然交战,高句丽毫无胜算,即便隋朝大军最后打不过“长白山山脉—千山山脉”,高句丽也会失去大半条命。 如此一一辩论,主和官员也就越来越多了。 但不管是主战也好、主和也罢,他们在一件事上的看法,却是达成了高度共识,那就是加强辽东防御。 辽东指的是辽水以东的平原,除了北部的粟末靺鞨占了极少一部分,南部的八成以上,尽归高句丽所有。而辽水以西,就是辽西了;契丹还在的时候,辽水以西的北方大地,有六七成是契丹的领土,剩下的极少一部分属大隋辽州、燕州,由于辽水南段水势湍急,隋军很难渡河。 可现在的辽西尽是大隋的了,而北方新设的大安县与高句丽比邻而居,中间是没有障碍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旦隋军渡过辽水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